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

 
  首頁 > 文章分享 > 湊仔心經> 第六篇:海綿理論
 
給孩子的話  梁繼璋
湊仔心經  彭SIR
 
 
文章分享  SHARING
湊仔心經 ---第六篇:海綿理論By 彭 SIR
    上期提及顯能和潛能,也提及不同的孩子,有不同的優點,今次提及一個很早期,不成熟的幼兒教育說法──海綿理論。

        我第一次接觸海綿理論是日本的幼兒教育書籍,當時八十年代日本在學前,以至幼兒時期的教育領域,做了不少實驗性的測試,當中在數學和音樂學習上,確是有一定效果,而我對其不斷重複,機械操練的手法不以為然,但對其背後想法倒很有興趣,當中海綿理論是指,孩子在幼兒時期,腦袋需要尋求不斷和大量的外界刺激,才會快速成長(神經細胞連結,延伸參考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YuBYBU2lHc),身為父母,而我們是無法理何謂之大量,也無法理解何謂之適量,我們只可以在孩子,願意學習是作出刺激提供。

        以上理論不是嚴緊的學術研究,但當中幾點值我留意,一是多元和大量的外界刺激,我身體力行是,我每天都帶著小孩出街,也就是建立起晚飯後街上散步的習慣,而我背著孩子的方式當年是有點怪(第一怪當然是由男士背孩子),我是把孩子背在胸前(不知是否還算是背著),孩子面向前,背著我(孩子背著我?!),這一種安排,讓孩子的眼睛、耳朵和一切感官,都接受著最大的外界刺激。結果如何?和同年齡每天長時間在家中受保護的孩子比,有點分別,哈哈(我知,我知,孩子不是用來比的)。

        第二是量的問題,有沒有太多的刺激,而帶來有害的後果呢,海綿理論指出,孩子的腦袋好比是一件海綿,外界的刺激就好比是在海綿上澆上不同顏色的水,海綿吸甚麼顏色,和吸多少,都是海綿自身決定的,而不是澆水的人可以(完全)決定的,而海綿吸滿水後,就會停,也即是會讓多餘的水流出來。

        海綿理論如果到此為止,它就不會成為我的主要幼教理論之一,第三點,亦是最重要的一點,就是「無壓力學習」,這點有些類似教改提出的愉快學習,但主要是要求父母,而不是要求孩子的,「無壓力學習」就是要求父母家長,對孩子的學習成員無要求,甚至可以說是不聞不問!

        作為消費者,對所花的時間精神金錢不聞不問?第三點實在有點難以理解,而這一點,卻又是海綿理論獨特思考之處,下篇再談。
上一篇文章:
第五篇:輔助教育由多元才能開始
 
下一篇文章:
第七篇:有要求就有壓力
回到目錄 >
 
 
 
 
關於學堂 | 最新消息 | 課程資料 | 星級導師 玩學堂TV | 廣播電台 | 活動回顧 | 傳媒訪問 | 合作機構 | 文章分享 | 聯絡我們 | Copyright @2010 playnlearn.com.hk. All right reswrved